读书笔记: 改变

https://book.douban.com/people/fleure/annotation/3006742/

第二序改变、重新框定的技术

<原文开始>少问为什么而着重于是什么较有利于研究人类行为。</原文结束> <原文开始>就算是辅导员跟他的当事人说:“你应该信任我”,他也只能获得缓刑犯一点的信任而已。很明显地,信任是自发的,不是以命令获得的。我们在训练辅导员时,有个虽然诡异但是很管用的解决方法,那就是要辅导员告诉当事人说:“你不必完全信任我,或把任何事情都告诉我。”</原文结束> <原文开始>“你越想保住生命,就越容易失去生命,而不顾死活的人,反而会活下来。"哲学上有相同原则的是黑格尔的辩证法,它强调事物的发展过程是超越二分法的,是一个正反摇动反复变动的过程。</原文结束> 索罗斯的反身性该也有辩证法的味道了。 <原文开始>重新框定的机制并未涉及情绪的变化,而是当情景并未变化时,人们赋予该情景的意义已经改变了,以至于结果也不一样了(但具体的事实仍维持不变)。</原文结束> <原文开始>种类并不是一个可触摸的实体,而是概念,是人们心灵构造出来的。我们指定一个客体为某一特定种类,是学习来的或者说它是选择的后果,而不是不可改变的真理。... 我们所赋予它的意义及价值,决定了一件事物的种类属性。当我们一旦赋予某一事物特定的价值或意义后,便很难用另一种属性(意义或价值)去看待它。</原文结束> <原文开始>重新框定强调将一个客体(事物)的种类成员改变成另一相等有效的种类成员;或者说,将这一新的种类成员引进我们的概念中,并使我们能用这一种新的观点去理解事物。</原文结束> <原文开始>重新框定预设的是治疗者学习患者的语言,这比要求患者学习新的治疗语言要快速且经济得多。在这种取向中,对改变的抗拒可以最有效地被利用。</原文结束> <原文开始>无创造力的心灵能指认出错误的答案,但要指认出错的问题则有赖于创造性的心灵——《管理与马基雅维利》</原文结束> ## 悖论 <原文开始>她要的是自动自发的行动,而非被动地服从规定。在婚姻的冲突里,也经常出现类似的情况,夫妻的一方希望另一方表现某些行为:“但必须他真的想要——如果还得由我来告诉他,那就太差了!”。</原文结束> <原文开始>他试图运用意志力来达到一个自然的、自动自发的状态——入睡,结果却使自己睡不着。</原文结束> <原文开始>表面的顺从或口惠不仅不够,还被认为是一种消极抵抗,甚至在希特勒时代所谓“内心出走”的那种沉默,也被视为敌意。你不应只是忍受统治者的强迫,你还应该希望统治者来强迫你。你不可以只是在悔过书上签字就足以了事,你必须相信自己犯了错并且真心悔改才行。</原文结束> <原文开始>企图改变犯人的心态和行为往往走进死胡同,这是一般门外汉都可以理解的事。不论是在重刑牢房或只是少年感化院,所产生的悖论是相同的:判断犯人是否被这些机构感化,所依据的不是他们是否学会了说“对”话和做“对”事,而是依据他们是否因为被改造才有“正当的”言行。....人道就成了一种伪善,这让人产生了一个可悲的结论:亦即让犯人付出代价,如单纯惩罚,而不要去管他的心态如何,似乎是较为可行的办法,如此即可避免因控制心态的悖论所带来的麻烦。</原文结束> <原文开始>不过我们可别低估了社会教条的力量,特别是对一个小孩的影响。人们说这句话时,通常不会多加解释,而这并未使这句话失去说服力,反而强化了它,意指它是自明的、无需解释的。</原文结束> ## 可怕的简化,乌托邦症候群 <原文开始>根据常识,抵制一件令人痛苦或不愉快事件的办法,就是将其对立者引进该情景中。例如,亲朋好友安慰一个抑郁者时,还有什么比逗他开心更合理的做法?但是十之八九那位抑郁者不但未蒙利,反而陷入更深的悲伤中,这又促使其他人更努力地想使他看见乌云的金边。... 结果,对于病人而言,原本可能只是一份短暂的哀愁,现在却混合了其它感受,即失败、恶劣、不感激那些深爱着他又极欲帮他的人。这一点因此成了抑郁本身——而非原先的哀伤。</原文结束> <原文开始>根本没有问题(或顶多只是个小困难),谁认为有问题,谁就是疯子或坏人——甚至,这个人可能就是所有困难的唯一来源。... 这一态度若想站得住脚,只有拒绝去看事物的复杂性,然后将自己的井蛙之见视为实在而真诚的人生态度,或自认为“讲求实际,实事求是”。在1968 年5月法国革命时诞生的法语新词“可怕的简化者”似乎正适用这一态度。</原文结束> <原文开始>如果这人说出他看到假面背后的真相,便会遭人诅咒;如果他明明看到真相却连自己都无法承认,便会发疯。</原文结束> <原文开始>人们很容易将规则和制定这些规则所依据的具体条件分开,然后英雄式地反抗这一掏空了的规则,认为这不过是恶意或偏见的表达。</原文结束> <原文开始>乌托邦症候群的另一个重要成分,就是轻视历史的教训,对历史的用处更是嗤之以鼻。</原文结束> <原文开始>又如那些不断地训练自己、准备去应付他们认为迟早要发生的、奇怪的紧急情况,届时他们的体能和求生技术可以派上用场的专家。前述的这些例子,其前提都涉及一个负面的乌托邦:事情越是美好顺利,其实越糟糕,因此非把它弄困难重重不可。</原文结束> <原文开始>乌托邦症候群诸多方面的共同点是,患者认为他们所依据的前提比现实还要真实。</原文结束> <原文开始>乌托邦的不可达成,是一个假设性命题,但它所带来的痛苦却是真实的。</原文结束> <原文开始>标榜理想和抽象的目标,以及吸引热情的追随者,远比解决具体问题容易得多。但是波普尔警告我们:“我们的骨肉同胞应当得到协助。我们不可以为了后代子孙,或者为了某个永远无法实现的幸福理想,而牺牲任何一个时代的人。简单地说,我所关注的主题是,在一个合理的公共政策里,人类的痛苦才是最迫切的问题,幸福并非最迫切的问题。幸福的获得应该让每个人私下去处理。"</原文结束> ## 理论观点、实践观点 <原文开始>所有声音成为一个群,则其恒等成员(identity member)为寂静。</原文结束> 这本书用抽象代数的群论来描述一个不能从内部改变自身的封闭系统,有封闭性(closure)、结合律、单位元(identity)、逆元。 <原文开始>一个大城市人口的经济行为,不能以一个居民的行为乘以居民人数(比如 400 万)来解释。... 某一物种的个别成员,虽然天生具有极特殊的求生机制,但是整个物种却可能因为极端竞争而走向灭亡——人类或许也不例外。</原文结束> 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的内在缺陷的分析,就是指出资本家为了谋生存而竞争,但会最终以垄断或者革命的形式颠覆整个资产阶级。 <原文开始>之所以会造成上述的结果,是因为忽略了成员和种类之间的巨大差异,也忽略了种类不能成为自身之一成员的事实。</原文结束> <原文开始>一种改变发生在某一系统之内,而系统本身维持不变;另一种改变发生时,则改变了系统本身。</原文结束> <原文开始>对全然对立者的这种企盼,是政客和独裁者最喜爱的宣传伎俩。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德国纳粹的海报大言不惭地写到:“你要的是国家社会主义,还是布尔什维克式的混乱?”暗示了眼前只有两种选择,凡是好人,都应当毫不迟疑地选择其一。</原文结束> “大教堂与集市” 也是如此,暗示要么糙猛准要么臃肿不堪,而忽略中间地带。 <原文开始>第二序改变在系统之内的观点来看,是不可预测的、突然的、不合逻辑的。</原文结束> <原文开始>一个系统可能发生一切可能的内部变化,却不会造成系统本身的变化,此即陷入没有结局的游戏。该系统无法从内部产生改变自身所需的条件,也无法产生改变自身规则的规则。</原文结束> 福山的历史终结得多无聊啊 <原文开始>若想在原先的系统中造成变化,只要进入其后设(meta)层次即可。</原文结束> <原文开始>解决之道的发现有赖于尝试者自己关于这些黑点的“假设”进行检视,而不是这些黑点本身。</原文结束> <原文开始>读者应该记得,第二序改变比第一序改变高一个逻辑层次,属于 N + 1 层次,因此不能以适用于第一序的语言来表达,也不能以适用于第一序改变的方法来促成,否则势必造成最难解且矛盾的结果。</原文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