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 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

https://book.douban.com/people/fleure/annotation/6436046/

资本主义的“精神”

<原文开始>纯就生意面而言,举凡产品的制造要求任何一种够格的劳动之处,或是使用高价而易损坏的机器,或者一般而言需要有某种程度的敏锐注意力和创意之处,低薪根本无法成为资本主义发展的支柱。以此,低薪资不仅不划算,而且还造成与意图正相对反的效果。因为,在此情况下,不仅绝对要有高度的责任感,而且一般还得具备一种心态,那就是至少在工作的时候除去不断计较怎样才能最悠闲最不费力又能赚到同样薪水的想法,并且把劳动当作绝对的目的本身——"天职"(Beruf)——来从事。然而这样一种心态绝非天生自然的。不管高薪或低薪都无法直接产生出这样的心态,它只能是长年累月的教育的过程的结果。</原文结束> <原文开始>现今,资本主义一旦基石稳固,在所有的工业国家里,以及在各工业国的一切产业领域里,都能较为容易地募集到所需劳力。然而在过去无论是何种情况下,这都是个极大的难题。</原文结束> <原文开始>区分“需求满足”与“营利”、视为左右经济史走向的量大“主轴”;前者致力于满足个人的需求大小,后者则跨越了需求的门槛而致力于追求利得与获利的可能性,二者决定了经济活动的形态与方向。</原文结束> <原文开始>从个人幸福的观点来看,此种生活样式是如此的非理性,在其中,人是为事业而活,而不是反过来(事业为人而存在)。</原文结束> <原文开始>如果将“实际的理性主义”理解为:有意识地把世界上的一切连接到个我的现世利益上、并且以此作为出发点来做判断的生活样式,那么这样的生活形态过去是、现今仍是诸如意大利人与法国人那种骨子里深植着“随心所欲”的民族真正典型的特色;借此,我们可以说服自己,此种理性主义绝非资本主义所需的那种人以“职业”为使命的关系得以滋长茁壮的土地。</原文结束> <原文开始>让我们感兴趣的是,正是存在于此一“天职”观当中的那个非理性的要素,到底是从如何而来的问题。</原文结束> ## 宗教信仰与社会阶层 <原文开始>宗教改革的意义并不在于消除教会对生活的支配,而毋宁在于以另一种形式来取代原来的支配形式。的确,旧有的是一种极为松弛的、实际上当时几乎让人感受不到的、在很多情况下不过是形式上的支配,取而代之的是一种以人们能想见的最为广泛的程度、深入到家庭生活与公开生活的所有领域里、对于整体生活样式无休止地苛责与严阵以待的规律。</原文结束> <原文开始>得自教育的精神特性,以及特别是此处经由故乡与双亲家庭的宗教气氛所制约的教育方向,决定了职业的选择与往后的职业命运。</原文结束> ## 附录 15 <原文开始>罗德兹曾留下一段足以代表他当年万丈豪情的话语:“满天星辰... 这些广阔的世界仍未有人踏足。可以的话,我但愿能吞并其他行星”。</原文结束>